38军老战士回忆穿插三所里,严冬脱裤过江,打完仗吃用使全美国货
发布时间:2025-01-14 00:59 浏览量:6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38军113师337团3营8连在清川江畔,面对"王牌军"之称的美军,上演了一出智勇双全的战斗传奇。寒冬腊月,战士们为穿插三所里,不惜脱去棉裤趟过刺骨的江水;在德川休整途中,他们还俘虏了一个中队的李伪军。最终在三所里车站一战中,8连将美军"王牌军"团团围住,缴获大量军需物资。这场战斗不仅让8连官兵全副武装上了美式装备,更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让美军尝到了什么叫"纸老虎"的滋味。
1950年深秋,朝鲜战场战火纷飞。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作为主力部队,奉命入朝作战。
38军113师337团在军中素有"尖刀部队"之称,而3营8连更是这支尖刀中的"尖刀"。8连有一位出色的指导员刘新元,他带领全连战士在这场战役中创造了多个战斗奇迹。
第二次战役打响之时,我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38军113师和112师从飞虎山一带向南发起攻击,随后边打边向后撤退。
112师撤至清川江以北地区,而113师则继续向东转移,隐藏在山区。敌人看到我军撤退,误以为志愿军已无力抵抗,立刻派兵追击。
部队藏身山中,抓住机会进行短暂休整。全体官兵总结第一次战役的经验教训,纷纷表示要在第二战役中狠狠教训美军。
337团3营8连作为尖刀连队,配备了全团最精锐的战士。二排是"尖刀排",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线。
刘新元作为指导员,不仅要负责连队的思想工作,更要在战斗中与连长一起指挥作战。他善于观察战场形势,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战术判断。
在这支英勇的队伍中,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战士。他们当中有东北老兵,也有南方新兵,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有着共同的信念:打败美帝国主义,保家卫国。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8连的战斗力得到了充分恢复。全连上下士气高昂,时刻准备着投入新的战斗。
这支钢铁之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强大战斗力。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夜幕降临,清川江畔寒风刺骨。8连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试探江水深浅,侦察敌军火力布置。
部队沿着山沟向江边推进,两侧山上的敌人发现了行动痕迹,立即开火阻击。黑暗中,敌军射击难以瞄准,8连趁机继续前进。
前卫班在行进途中还俘虏了一名敌军。就在部队接近江边时,营长突然下令撤回原地休息。
原来这次试探任务另有隐情:8连的真实使命是为339团3营过江提供掩护。这支由裴飞正率领的部队肩负着重要任务,要炸毁敌军后方的公路、铁路和桥梁。
第二天一早,敌军对江北阵地展开猛烈炮击,随后派出步兵向8连阵地发起进攻。战斗异常激烈,敌军一波波冲锋都被8连击退。
正当战士们以为可以喘口气时,重机枪班发现敌人约一个排的兵力已悄然迂回到阵地后方二三十米处。重机枪失去了最佳射角,刘新元当机立断,命令重机枪班投掷手榴弹。
天黑时分,上级下达命令:3营必须立即过江。行军路线从2营占据的山头下面山沟通过,地形险峻,两侧山头均有敌军把守。
2营为掩护3营行动,对山下两侧敌军阵地发起猛烈火力袭击。8连作为"尖刀连"率先向山下发起冲锋,由于山势太陡,战士们只能抱着枪往下滑。
抵达江边时,8连遭到三面夹击:两侧山头和江对面的敌人同时开火。面对险境,连队决定强行过江,占领对岸阵地为大部队开辟通道。
11月的江水冰冷刺骨,子弹打在水面溅起朵朵水花。"尖刀排"二排的战士们穿着棉裤强渡江面,成功占领对岸阵地后发出渡江信号。
考虑到严寒天气,刘新元命令其他两个排的战士脱掉棉裤过江。整个连队顺利渡江后,沿着江边继续向前推进。
战士们虽然穿着结冰的棉裤艰难行军,但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战斗警惕。这场渡江战斗,不仅考验了8连官兵的勇气,更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
部队经过一夜行军,抵达德川附近的山口。8连发现两名敌哨,"尖刀班"迅速出击,击毙一人,另一人逃入大院。
连队立即包围大院,翻译喊话劝降。院内的李伪军看到形势不妙,投降的投降,被俘的被俘,共计七八十人,约一个中队兵力。
天亮后,8连在德川市休整。刘新元带领1排寻找做饭地点时,发现一名敌军仓皇逃入一座房院。
战士追击时遭遇敌人伏击,一名同志不幸牺牲。刘新元迅速指挥部队展开反击,用机枪、手榴弹将院内敌人全部消灭,战后在防空洞中解救出一位老太太和一个小孩。
部队刚准备做饭,上级就下达紧急命令:向三所里、龙源里进军,歼灭美军。337团部署了周密的战术计划,将敌人围困在三所里。
天明后,美军"王牌军"企图突围。美军出动飞机轰炸,地面有坦克掩护,气势汹汹。
3营在中南面洞子山上设防。副军长江拥辉亲临前线,命令8连火速占领车站。
8连抵达车站附近,发现大量美军车辆。连长下令开炮,一发炮弹打中装有弹药的敌军车辆,引发连环爆炸。
刘新元侦察时发现车站附近有一座桥,可能已被炸毁,导致敌军机械化部队行动受限。连队制定了三面夹击的战术方案。
1排从右侧迂回过河,占领有利地形后发出信号。2排从河滩正面突进,3排沿公路发起攻击。
战术实施得当,部队逐步向敌人压进。当8连靠近到手榴弹攻击的最佳距离时,美军"王牌军"的气焰彻底被打垮。
这场战斗共俘虏美军80多人,缴获坦克一辆、榴弹炮八门、汽车百余辆,还有大量轻武器。8连的每个战士都换上了美军的卡宾枪。
战斗结束后的三所里车站,战利品堆积如山。8连战士们把美军俘虏集中在河滩上清点人数,整理缴获的装备。
339团3营的裴飞正闻讯赶来,专程询问卡宾枪的事。在8连库房里,大量崭新的美制武器装备整齐排列,足以装备数个连队。
这批战利品让志愿军官兵眼界大开。不仅有性能优良的20响卡宾枪,还有美军的毛衣毛袜、水果罐头和白糖等物资。
3营的全体官兵都换上了美式装备。战士们第一次体验到美军的高级军需用品,这些物资极大地改善了部队的作战条件。
通过这场战斗,志愿军摸清了美军的致命弱点。美军最害怕志愿军的夜战、近战和手榴弹战术。
他们还发现美军惧怕常规的穿插迂回战术。一旦公路被毁、桥梁被断,美军的机械化优势就荡然无存。
更重要的是,美军害怕志愿军机智灵活的战术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这些"王牌军"在面对志愿军时,表现出明显的畏战情绪。
这场战斗彻底粉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37团、338团以及38军全体官兵都因此战功受到志司表扬。
8连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为全军树立了榜样。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战术运用得当,美军并非不可战胜。
这场胜利不仅缴获了大量物资,更重要的是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美军引以为傲的"王牌军"称号,在志愿军面前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三所里一战,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场精神胜利。它坚定了全军将士继续战斗的信心,为后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