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悬赏二十万铲除李海丰:军统很穷,但是我卖了裤子也要除掉他
发布时间:2025-06-02 15:28 浏览量:12
《潜伏》既是一部谍战剧,又是一部职场剧,更是一部历史剧,剧中主要人物皆能找到历史原型。为避免让观众绞尽脑汁去推测,剧中人物和历史原型的名字通常仅有一字之别。例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吴敬中,其历史原型是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景中,人生经历基本一致,名字也仅差一个字。
不仅吴敬中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就连被余则成刺杀的叛徒李海丰,也有真实的历史原型,确切地说确有这么一个人:他叫李开峰,是军统的电讯专家,和军统仅有的女少将姜毅英名气相当。要是他没有叛变,获得少将军衔也是板上钉钉的事。这家伙也不知为何鬼使神差当了汉奸,对此戴笠给出两个字的评价后,发布了二十万的悬赏:“军统局资金紧张,但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除掉这个汉奸,要是军统局拿不出这二十万,我就是把裤子卖了也要兑现赏格!”
由于戴笠针对李海丰(李开峰,后文将其称作李海丰,权且当作化名,毕竟李开峰或许并非真实姓名,他还有个名字叫余玠,陈恭澍于回忆录里称他为“李开封”、“余嘉”)给出的二字评价,会被系统认定为不文雅的词汇,因此只能在配图中予以呈现了。
“戴笠”这一称谓的评价的确恰当,毕竟在1942年李海丰叛变之际,日军已然开始走向衰败,身为“军统东南局电讯督察”的李海丰,对此理应是了如指掌的。
1941年12月,山本五十六对珍珠港发动偷袭,这一行为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此情况让蒋介石和延安方面十分欣喜,众人皆认定日本鬼子即将走向覆灭。
当鬼子即将遭受覆灭之时,李海丰受金条吸引,投靠了由鬼子与汉奸联合成立的“七十六号特工总部”,与万里浪成为了共事之人。
戴笠在盛怒之后,同样察觉到了李海丰叛变带来的危害:此人身为军统的顶尖电讯专家,还是一位卓越的密码行家,普通军政机关所采用的密码,在他眼中如同明文一般清晰可见,就算是军统专门编制的密码,他也能够凭借自身的经验与技术将其破解。
更为关键的是,军统的众多报务员,不少都是由李海丰亲自培养出来的下属或学生。他能力出众,仅仅凭借听军统报务员的发报手法,就能知晓是何人在向何人发报。
李海丰投敌变节,使得军统于上海的多处秘密电台遭到毁坏,敌后的抗日工作蒙受了巨大损失。仅在一日之间,军统便折损了一百多名特工,被搜走二十响驳壳枪二十支、子弹两千发,新式左轮手枪三十六支、子弹一千八百五十发,另外还有其他手枪十二支、子弹八百四十发,手榴弹八个、炸药七包、化学药品七包、发报机十八台、秘密档案六大箱。几乎所有潜伏于上海的军统人员,都被一网打尽了。
眼见损失不断加剧,戴笠狠下心下达了诛杀指令。陈恭澍撰写回忆录时,发现了这封电报的原本内容:“针对叛贼李开峰,务必多方面设法予以制裁。除了查明李逆的住处、认清其容貌,见机行事进行制裁之外,还需由第四处(电讯处)借助本局已投降敌伪但仍与本局有联系的报务员实施毒杀。若能成功制裁李逆,依旧准许给予二十万元奖励。余龙(戴笠化名)。十一、十一(11月11日)。”
戴笠气得头发直竖,却又有些无计可施:由于日伪特务系统的疯狂绞杀,军统遭受了巨大损失。在李海丰叛变之前,王天木、陈恭澍先后被七十六号抓捕,赵理君也被蒋介石抓起来并判处了死刑。四大杀手之中,就只剩下担任总务处少将处长的沈醉了——这可是戴笠最后的底牌,不能轻易动用。
想要暗杀高级特工李海丰,其难度堪比到老虎巢穴里抓取虎崽,况且李海丰本人就如同一只凶猛的恶虎。因此,即便戴笠宣称就算当了裤子也要凑齐二十万赏金,可依旧没人能拿到这笔钱。
当戴笠正为难题焦头烂额时,这项看似毫无完成可能的任务,竟由佯装投降的陈恭澍保镖刘全德达成。陈恭澍在回忆录里引用军统上海沪郊情报站站长余祥琴所写的《上海沦陷期间十年地下工作追记》,简单描述了李海丰死亡的经过:“农历新年当天,伪电讯总台长余玠(即李逆开封)前来拜年,之后和其他同事一起打牌,兴致颇高。晚上十一点左右牌局结束,刘全德坐车护送李到甘世东路住所门口,李下车没走十步,刘从后面开了两枪,一枪击中头部,一枪击中背部,李逆开封当场死亡,刘全德大摇大摆地离开。”
刘全德顺利将李海丰刺杀,这一情况让陈恭澍不仅惊出了一身冷汗,还感到极为痛心和惋惜:“离世的余玠是从我的住处离开的,他乘坐的是我名下的车,驾车的是我的司机,开枪的是我的侍卫,另外鲜为人知的是,那把极具杀伤力的枪也是我的。无论怎样去解释这些事实,总归难以撇清关系。(陈恭澍回忆录《抗战后期反间活动》)”
陈恭澍绞尽脑汁消除了日伪对他的猜疑,死里逃生的他却对李海丰的离世表达了歉疚。据陈恭澍所言,李海丰叛变之后又心生悔意,打算重新回到组织,只是军统重新配发给陈恭澍的电台尚未送到,李海丰想归建的消息还没上报,刘全德就采取了行动。
实际上,李海丰让军统遭受了极大损失,就算他“归建”,戴笠也不会放过他。因为戴笠除了发布通令,要求军统各单位想尽办法将其刺杀,还亲笔给毛人凤写了一封信:“如今李开封、张云飞这两个逆贼,我们应当多方面设法查明他们的亲友,诱使他们回来,或者对其进行制裁……健进(戴笠另一化名)手上。”
陈恭澍从“诱致”这两个字察觉到了戴笠的杀意:戴先生对李开封一事极为看重,似乎有着即便让其“归来”,也要“处置他”的意图。
无论陈恭澍有无遗憾,李海丰都得到了应有的惩处。此时,他叫李开封、李开峰,亦或是余玠、余嘉,都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叛国投敌且出卖战友之人,必须受到严厉制裁。不管是雨农还是克农,对待叛徒都绝不会心慈手软,因为一时的心慈手软、姑息纵容,会致使更多叛徒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