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绅是什么?从绅士到土豪劣绅,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文化

发布时间:2025-05-13 18:08  浏览量:10

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说一个人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一定会用“绅士”来形容他。

但是,我们却很少去深究什么是绅士?其实,“绅”和“士”是两回事,绅士还可以变成土豪劣绅

绅,本意是指古代的士大夫束在外衣腰间的宽带子,说白了就是这些有身份人的裤腰带。

《广韵》失人切《集韵》《正韵》升人切,音申。《说文》大带也。《礼·内则》冠緌缨端,韠绅缙笏。《注》绅,大带,所以自绅约也。《论语》子张书诸绅。《疏》以带束腰,垂其馀以为饰,谓之绅。

那么,为什么普通老百姓的裤腰带不是“绅”呢?因为他们要下地干活,只能穿裤装,充其量在腰间系根绳,就不能像那些士大夫一样穿裙服,束宽带了。

说到“绅”字,就不得不提及“缙”字,因为大家都知道“缙绅”这个词,也很这篇文章的主题有关。

缙,本意是红色的丝织物,就是指制作“绅”的原材料,后来有了“缙绅”这个词,意思就变成了“插”,缙绅,就是把东西插在腰带里。

那么,这些衣冠楚楚的士大夫在腰带里插了什么吗?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官员上朝的景象。那些宽袍博带的官员在向皇帝奏事的时候,往往会双手捧着一块板子说话,那东西就是“笏”,也叫笏板。

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官员也怕说错话,或者有遗漏,就事先把汇报工作的要点记在笏上。有时也怕把皇帝的指示记不住,也在上边随手记录下来。

这就像极了现在的政府官员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官员们上朝汇报工作的时候,可以把这块笏板拿在手上,其他时间则把它插在腰间的“绅”里,这个动作就叫缙绅,后来,就把缙绅引申为当官的人。

说到这里,就引出了本文的主题词“绅士”。其实,“绅”和“士”不是一回事。

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文质彬彬,有涵养,懂礼貌,往往会用“绅士”来尊称他。但实际上,在古代“绅”和“士”既有相同点,又有不似处。

首先,绅,是两种人。一是因为丁忧、撤职等原因离职在家的官员;二是告老还乡或因病退职的官员。总之,“绅”是已经当过官的人。

其次,士,肯定是贵族身份,但却是候补官员,或者可以称为有了当官的资格,但还没有被实际任命,也就是说,“士”是还没有当过官的人。

所以,绅一定是士,但士不一定是绅。但两者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现状不当官的贵族。

古代的绅士,因为不当官了,或者还没有当上官,大多告老还乡或者居住乡里,所以也被称为乡绅。

如果他们为人忠厚,和睦友邻,就会受到乡民的敬重和爱戴。但有些乡绅,却恃强凌弱,鱼肉乡里,人们就会痛恨他,背后就会称之为土豪劣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