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女子穿了洗浴店“一次性”内裤,第二天下体竟肿成鹅蛋大小
发布时间:2025-03-29 16:01 浏览量:4
最近,“女子穿洗浴店一次性内裤致下体脓肿如鹅蛋”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3月25日那天,浙江杭州的杨女士和闺蜜去了一家看着挺高档的汤泉会所,花198元买了个足疗汗蒸套餐。会所给她们发了包装精美的“灭菌级一次性内裤”,谁能想到,这竟是个“定时炸弹”。
第二天一早,杨女士就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私密部位肿得发亮。她赶紧去医院,医生诊断是真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外阴炎,还说再晚来半天,可能就有进ICU的危险。据杨女士讲,当天她和朋友没泡温泉,就洗了个澡、做了足浴,之后穿着一次性内裤去朋友家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整天都穿着,晚上回家就发现下体肿了。接下来几天,症状越来越严重,又是发烧,又是影响走路,最后因为脓肿太大,只能接受手术引流治疗。
出了这事儿,杨女士拿着剩下的内裤去找会所理论,可会所态度冷淡,各种推诿。杨女士让商家提供内裤的生产商标和资质信息,商家也拒绝了。不过,商家在面对媒体时称“内裤生产手续合法合规”,还说会积极处理,“不会逃避责任”。现在,杨女士已经把涉事内裤封存,向12315平台投诉了,就等着4月1日左右监管部门的答复。
其实,这种事儿可不是头一回。这些年,一次性用品的卫生问题经常被曝光。去年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在义乌一个仓库发现20万包过期三年的库存内裤,保质期标签居然还被改成了2026年。测评博主暗访也发现,市面上有三成所谓“灭菌级”一次性用品根本没进过消毒车间。有些生产厂家为了省钱,省了灭菌工序,工人操作不规范,生产环境也差。
这事儿也让大家开始讨论洗浴场所一次性用品的卫生标准。不少网友觉得,这就是商家为了赚钱,拿消费者的健康冒险,呼吁加强监管,建立“一次性用品黑名单”。也有网友说,消费者自己得提高警惕,能自带的东西还是自带,尤其是直接接触皮肤的。从专业角度看,医生说外阴炎和免疫力下降、局部潮湿有关,化纤面料的一次性内裤不透气,容易长霉菌,要是没按标准消毒,还会残留病菌,劣质包装或者潮湿环境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这些都增加了感染风险。
现在,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已经介入调查了。律师也提醒消费者,要留好消费凭证、医疗记录和涉事产品,方便以后索赔。杨女士这事儿,不仅让她自己身体受苦、精神受折磨,也给整个一次性用品行业敲响了警钟。商家得严格遵守卫生标准,负起该负的责任,监管部门也得加强对这个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让消费者能放心用一次性用品。消费者自己呢,也要增强卫生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别再让类似的悲剧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