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叫花子解裤带,襄阳“缠蹄”成名菜
发布时间:2025-03-27 17:34 浏览量:4
襄阳有一种特色美食,名叫缠蹄。精选上好的猪蹄,剔除里面的骨头,先用各种香料腌制一天,而后用麻绳将其一圈圈缠捆牢固,挂在外面风干晾晒,等到半个月后,香料完全沁入肉中就可以吃。
由于做法特殊,襄阳缠蹄吃起来口感劲道,香味浓郁。每逢佳节,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酒硬菜。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实在再好不过了,然而你知道襄阳缠蹄是怎么来的吗?
这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从前,襄阳府有一家姓赵的人家,在西门桥附近开一家小饭馆。前面是店堂,后面是住房。
赵老板为人和善,待人实在,买卖公道,童叟无欺,遇到忘记带钱的客人,从不给脸色,逼着要账,只要客人在本上记下名字就成,什么时候过来结账都行。
按说,这样和气发财不愁赚钱,可赵老板时运不佳,没干几年,家里就先后发生了几件倒霉事。先是送走了老人,而后媳妇也生病了,好不容易治好了病,自己又累倒了。
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三年,也没时间打理生意,房屋破旧没钱返修,饭菜味道也越来越差。眼看着生意惨淡,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这年十一月,赵老板和媳妇坐着空荡荡的屋里等生意,从早到晚也没一个人进店吃饭,到了黄昏时分,准备关门的时候,突然听到街面上有响动,跑出去一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叫花子(乞丐)倒在路边。
赵老板心善,连忙端了一碗热水给老叫花子喂了下去,见他睁开了眼,又背进了屋里,又是灌姜汤,又是搓手心,终于把老叫花子救了回来。
老叫花子感谢赵老板的救命之恩,但也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做生意,几句话刚说完,抬脚就要出门。
此时,外面已经飘起了雪花,赵老板担心老叫花子出门冻坏了身体,说什么也不让他走,不但给他做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还热情地借给他一条干净被褥,让他睡在店堂里。等到一切安排妥当,这才回到后院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赵老板早早起来,跑到前屋一看。不知什么时候,老叫花子不见了,被褥叠放得整整齐齐,店堂门虚掩着。显然走了有一会儿工夫了。
赵老板左右一打量,店里的东西一样不少,老叫花子用来当裤腰带的麻绳却留了下来,放在柜台旁边。
赵老板也没多想,以为是老叫花子忘记拿走了,顺手把麻绳放到一边,等下次遇见还给他。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几天过去。赵老板把叫花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差,如果再不想办法,只有关门一条路。
无奈之下,赵老板请朋友帮忙,凑了一些钱,买了两条猪腿,心想着做成腌猪腿,挂在门口卖年货。
赵老板刚把猪腿扔进缸里腌制,老婆又喊着不舒服,连忙擦干净手去照顾。这一来二去耽误了工夫,等再想起猪腿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眼看着猪腿没腌透,赵老板灵机一动,索性把猪腿拆解了,用大骨头炖了一锅骨头汤,给老婆补身体,又把剩余的猪腿肉割了下来,用老叫花子的麻绳捆成肉卷,挂在房梁下风干。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月过去了。眼看要过年了,赵老板把捆好的猪蹄肉取下来,放在锅里卤熟,等凉透了再切成片,放在门口让大家品尝。
大家都觉得好奇,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做法,纷纷过来凑热闹,用手抓一片腌肉,放在嘴里细细品尝。
这一吃不得了,个个都觉得香味醇厚,口感筋道,吃完一块还想吃第二块,好吃得不得了。于是问这道菜叫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赵老板怕大家恶心,没敢说麻绳其实是老叫花子的裤腰带,打了个马虎眼,含糊地说这个东西叫作“缠蹄”。
大家纷纷点头,都说这么名字取得好,你买一点,我买一点,转眼的工夫,两个猪蹄就买得干干净净。
就这样,赵老板索性不开饭馆了,改进了制作方法,专门制作“缠蹄”贩卖,每天生意兴隆,赚得钵满盆满。
一转眼,半年过去了。
这一天,赵老板刚开店门,又看到那个老叫花子,立刻想起了留下来的那根麻绳,想还给他。顺便送几个缠蹄作为感谢。
可是,赵老板刚进屋拿麻绳,再出门的时候,老叫花子就消失不见了。
赵老板一琢磨,心想这个老叫花子八成是神仙,看他有良心,有心留下这条麻绳帮助他。所以用这根麻绳捆肉特别香,特别好吃。
就这样,襄阳从此流传下来这个“老叫花子送裤带,民间多出一美食”的故事,但凡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用麻绳制作“缠蹄”,作为美食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