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眼球还是真专业,吴艳妮一条运动短裤,揭开了当今体育圈的怪象

发布时间:2025-03-27 17:06  浏览量:5

文|锦鲤

编辑|黄毅来了

“这泳装太尴尬了。”

“一直搞不懂这项运动一定要穿这样吗?”

本应是纯粹的竞技舞台,却有一道不和谐的目光,聚焦于运动员的着装。

尤其是女性运动员,她们陷入一场莫名的舆论旋涡,饱受争议。

博眼球还是真专业?吴艳妮的一条运动短裤,揭开了当今体育圈的怪象。

01

在体育界,许多女性运动员通过独特的着装展现个性风采,却往往遭到无端指责。

吴艳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近日,世界田联更新了女子项目世界积分。

吴艳妮凭借1258分不仅超越了日本名将,还首次问鼎亚洲第一。

在 2025 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女子 60 米栏半决赛中,她跑出 8 秒 01,打破尘封 11 年的女子 60 米栏全国纪录。

可即便她跑出了如此优异的成绩,仍然有人将目光聚焦在她的运动短裤上!

这场赛事,如同一个缩影,再次将女性运动员的着装争议,推到了大众视野的中心。

而吴艳妮并非首次因着装陷入舆论旋涡。

2024 年,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女子 100 米栏比赛。

她脸贴亮晶晶的五角星和半露臀部的衣着,瞬间点燃舆论。

相关话题热度高达 8000 万阅读量,争议评论超 100 万条。

2025 年 1 月 19 日,吴艳妮晒出一组 “肯豆风” 性感写真照,再次引发热议。

话题阅读量达 3000 万,网友围绕修图效果、照片风格争论不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同样身为田径运动员的夏思凝也未能幸免。

2025 年,一组暗黑系写真将 22岁的跨栏运动员夏思凝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写真里,夏思凝将手腕套进粗重铁链,蜷缩在斑驳铁笼之中。

黑色蕾丝吊带裙开衩处,长年训练形成的结实肌肉线条若隐若现。

暗红色灯光把她的影子投射得张牙舞爪。

这组极具冲击力的写真,如一颗炸弹在社交平台炸开。

“夏思凝铁链写真” 词条,短短四小时阅读量就飙升至三千万。

讨论量超 200 万,迅速跻身微博热搜榜前三。

网友们分成两派,一方盛赞她打破运动员的刻板印象,另一方则指责她借写真博眼球。

早在 2021 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 100 米栏比赛中,夏思凝就因出众外貌登上 “神颜” 热搜,吸引了众多粉丝。

除写真外,她在赛场的着装,尤其是运动短裤的尺度,同样饱受争议。

可惜,这样的误解并非个例。

02

2018 年,网球名将小威廉姆斯因穿黑色紧身连衣裤参赛,被批 “太过了”“不尊重比赛”。

但小威廉姆斯回应称,穿紧身连衣裤是为了防止在比赛中出现血栓,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2021 年,残奥会跳远比赛。

身穿短裤的奥利维亚・布林被赛场工作人员指责:

“太短了”“不合适”“太暴露了”。

而布林当时穿的短裤完全符合比赛规定,甚至是东京残奥会的官方指定型号。

面对指责,布林愤怒地回应:

“到东京我还穿!”

2022 年 9 月 23 日,一条 “运动员比赛服露骨” 的新闻登上热搜。

前国家一级运动员 “阿爽” 在参加铁人三项比赛时,穿着紧身运动服。

可这却被部分网友留言,认为其穿 “泳衣” 参赛过于露骨,不得体。

事后,“阿爽” 公开回应称,所穿运动服并非泳衣,而是比赛专用铁三服。

穿下身三角的运动衣,是为了减小摩擦,并让自己 “晒得更均匀”。

一位铁人三项比赛裁判员也表态称,该运动员着装符合规定。

“铁人三项运动分为游泳、自行车、跑步三项,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会更换服装,为了降低对水的物理阻力,其比赛服装类似泳衣是十分合理的。”

尽管部分网友表示理解,但仍有网友发布带有攻击性的言论,对女性运动员进行恶意评判。

与其说是运动员着装“不得体”,倒不如说是部分网友的思想“不得体”。

凭什么张继科在比赛夺冠后撕球衣露腹肌,收获了 “国民老公” 的赞誉;

而夏思凝穿三角运动裤,却被批 “打擦边球”?

这种评判标准的差异,清晰地暴露出性别偏见的存在。

03

在体育赛场上,运动员的着装有着严格的功能性要求。

以田径项目为例,短跑、跨栏等项目对服装功能性要求极高。

运动员需要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的速度,服装设计必须最大程度减少阻力。

短裤通常采用氨纶与聚酯纤维混纺材质,这种面料轻薄透气、弹性十足,既能贴合身体曲线,又能随动作自由伸缩,减少束缚感。

短裤的长度和剪裁同样大有学问,合理的设计能确保运动员在抬腿、摆臂时不受限制,降低受伤风险。

对照这些专业标准,无论是吴艳妮还是夏思凝,比赛时的着装都符合规范,完全能助力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

大众之所以产生争议,是因为常以日常生活着装标准来评判赛场着装,忽视了体育赛事的专业性,将功能性设计误解为博眼球的手段。

关注一场比赛,重点本应在比赛本身,关注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竞技水平。

然而,在某些人的凝视下,女性运动员的身体不再是专业表现的载体,而是成为他们肆意评判的对象。

从夏思凝到阿爽,从吴艳妮到小威廉姆斯,女性运动员在着装问题上遭受的偏见与歧视,令人痛心。

大家对女性运动员的“恶意”尚且如此,殊不知,回归到普通人身上也未能幸免。

以瑜伽裤为例,它凭借亲肤的材质,让女性在运动时能充分舒展身体,获得极致的舒适体验,因此备受青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革新,女性逐渐摒弃对身体的过度遮掩,开始大大方方地展现真实身材,无论是否符合传统审美标准。

这一转变,不仅是女性自我接纳的体现,更彰显出她们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女性这种追求自我的行为,常常遭受无端指责。

一旦女性身材出众,便会被恶意揣测 “根本不是为了运动,而是另有目的”;

要是身材不符合常规审美,又会被无情嘲讽 “那么胖还出来秀,哪来的自信”。

穿衣,本是个体最基本的自由表达,女性在运动着装的选择上,同样理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一个真正包容、开放的社会,理应尊重每个人的穿衣自由和自主选择。

用狭隘、陈旧的标准去质疑、攻击他人,随意给他人贴上负面标签,这才是真正不得体的行为。

结语

在多元共生、追求公平的体育天地中,女性运动员不仅有展现实力的权利,更应被赋予自由着装、释放独特魅力的空间。

当体育赛场摆脱 “审视” 的目光,回归纯粹的竞技本质,运动员们才能真正释放自己的潜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部分资料:

吴艳妮积分超越日本名将,首次登顶亚洲第一!-上观新闻

女运动员比赛服被指像泳衣太露骨?业内人士:服装合规!媒体:不要戴“有色眼镜”-光明网

张继科自夸颜值 迷妹:撕球衣怒吼时的你确实有点帅 | 北晚新视觉

国家一级女运动员比赛服露骨?摘掉体育竞技的有色眼镜-潮新闻客户端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