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见山水载乡愁
发布时间:2025-03-22 11:15 浏览量:7
贵州共有312个村落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居全国第一;757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位居全国第二;有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二。
在贵州这片多彩丰饶的土地上,有诸多瑰宝般的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它们留住了乡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凭借独一无二的特质,展现出别样的迷人光彩。黔南州荔波县瑶山乡瑶山村、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等传统村落,是一个个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
黔南州荔波县瑶山乡瑶山村:铜鼓传遗韵 瑶山米酒香
位于黔南州荔波县瑶山乡瑶山村的瑶山古寨宛如一颗遗世明珠,静卧于时光长河之中。步入瑶山古寨,需要走过疆域门、防御门、迎宾门三道门景观带。穿着白裤瑶服饰的男人们站在寨门口,列队鸣枪。几声枪鸣唤醒村寨,铜鼓奏乐声和醇香糯米酒欢迎宾客,一场古寨沉浸式体验之旅就此拉开。
黔南州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表演。 图片来源 小红书用户@小橘子
瑶山村于2022年由拉片村和姑类村合并而来,其中拉片村一、二组于2016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白裤瑶族可追溯到“九黎”和“三苗”。为了生存与发展,白裤瑶族先民历经沧桑,辗转迁徙至此地。白裤瑶因男子身着齐膝白裤得名,他们保留着原始粗犷的民族遗风。白裤瑶女子的上衣由两块布料松散地绊联在一起,这种衣服叫“贯首衣”。古寨中,土墙茅草顶的房屋错落有致,铜鼓广场的巨型牛头铜鼓庄重而神秘,古禾仓群历经岁月洗礼……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气息。
黔南州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内的古禾仓群。乔啟明 摄 (贵州图片库发)
近年来,瑶山古寨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同时,适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留住了美丽乡愁,也让许多瑶族同胞吃上了“旅游饭”。通过“党支部 合作社 职业经理人”组织模式,让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超2000元。发挥紧邻小七孔景区的区位优势,瑶山村在民族游、体验游上下足功夫,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梵净山秘境 土家第一村
“云居梵净山,舍下天外仙”。在梵净山脚下的太平河畔,有一处古朴幽然、宁静祥和的小村落,这里就是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云舍村。2012年,云舍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云舍村全貌。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来到云舍村景区大门,“中国土家第一村”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路旁的河水潺潺流淌。沿河走进村里,可以欣赏到神龙潭、龙塘河、仙人洞、嘎麻洞、云岩大峡谷等自然景观。这里的土家族文化底蕴深厚,小河边上的古法造纸坊、古法造纸技艺、土家族古建筑“桶子屋”、土家摆手舞、土家战鼓舞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别样的文化魅力。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计划在贵州游玩9天,到云舍深度体验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和土家族民俗风情后,决定再住3天。
云舍村古法造纸坊。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近年来,依托梵净山旅游资源优势,云舍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特色,做强乡村旅游产业,让当地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该村将优质资源和优势力量整合,利用闲置鱼塘和土地,与景区运营公司、酒店合作,打造水上娱乐设施和特色民宿,实现集体经济年收益15万元以上。“现在来云舍休闲旅游、研学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日接待游客量3000人次。”云舍村党支部书记杨凤刚介绍道,2024年,云舍村景区接待游客42.12万人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黄蔚
文/明雪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 上一篇:时隔31年,日本3万女警终于穿上裤子
- 下一篇:美与丑,净和脏,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