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曝五大消费黑幕:翻新卫生巾,徒手造内裤,虾仁泡药增重70%

发布时间:2025-03-18 02:00  浏览量:4

又是一年一度的315,这一次,又爆出让大家触目惊心的黑幕,从贴身用品到家电维修处处藏坑。

央视记者暗访发现,母婴用品翻新产业链令人触目惊心,某知名维修平台竟培养"维修刺客"专坑消费者,更有不法商家将虾仁泡药增重70%,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消费黑幕,每一个都值得警惕。数据显示,仅去年全国消协就受理消费者投诉超132万件,其中质量安全问题占比高达28.5%,今年曝光的这些行业乱象,正是消费者维权痛点的真实写照。

在山东梁山某卫生用品厂,成堆的知名品牌卫生巾、纸尿裤残次品正被翻新倒卖。记者现场看到工人从工业垃圾中分拣全棉时代、Babycare等品牌的"二等品",这些本该销毁的不合格品经过简单处理,竟以每吨七八千元高价流入市场。更令人震惊的是,该企业注册资本从100万骤减至1万元,明显在为逃避法律责任铺路。河南商丘十多家一次性内裤加工厂存在严重卫生问题,工人们徒手制作不灭菌产品,布料与垃圾混放,工作台竟成餐桌。某医疗器械公司公然为浪莎等品牌代工未消毒产品,负责人直言"控制成本最重要",甚至使用含刺激性气味的强力去污剂喷涂内裤,工人操作时都需避开直接接触。这些贴身用品每天与消费者皮肤亲密接触,未灭菌处理可能引发妇科炎症、皮肤过敏等健康隐患。

号称全国最大的啄木鸟维修平台暗藏玄机,培训师教唆维修工表演"双簧戏"宰客。记者亲历发现,打开水龙头竟收费100元,换20元零件要价250元,平台抽成60%的机制迫使维修工变着花样加价。暗访视频显示,有客户因未打开水龙头导致洗衣机故障,维修工上门仅拧开龙头就收取服务费;另有燃气灶因电池帽未取下无法点火,师傅却更换点火器并收取高额费用。平台投诉量超6000条却依然我行我素,暴露出家电维修行业监管缺失的深层问题。

而水产加工领域更曝出"科技狠活",虾仁经磷酸盐浸泡增重20%后,再包70%冰衣二次增重,解冻后1斤虾仁缩水至3两。记者调查发现,多家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磷酸盐添加量,最高达国标数倍,成品包装却只标注"虾仁和水"。企业员工坦言"沿海人从不吃这种药水虾",但每天仍有数十吨问题虾仁流向市场。

个人信息泄露黑洞同样触目惊心。记者调查发现,多家科技公司利用爬虫技术窃取用户手机号、消费习惯等信息,某平台每日处理100亿条数据,甚至能实时抓取运营商后台数据。在云企智能公司,技术人员演示如何通过短视频评论精准窃取用户联系方式;企腾网络的"火眼云"系统能偷取公众号粉丝手机号,合作客户包括多家知名医美机构。更可怕的是,启科科技通过运营商大数据将用户细分为3800类标签,个人隐私被打包成商品明码标价。这些被窃信息最终流向诈骗、骚扰电话等黑色产业链,成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隐形杀手。

专家指出,过量磷酸盐会引发缺钙和心血管疾病,而翻新卫生用品可能导致妇科疾病,偷工减料的维修服务更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注意查看产品检测报告;维修时要求出示价目表,留存交易凭证;选购冷冻虾仁要警惕过度包冰产品,解冻后重量严重缩水的应及时投诉。监管部门需建立"黑名单"制度严惩失信企业,对卫生用品、水产品加工等民生领域实施飞行检查,同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斩断数据黑产链条。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告别"踩雷"焦虑。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