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老6”进校园!网络流行语如何影响青少年?
发布时间:2024-12-08 21:11 浏览量:6
一年级的小萌娃,开学不过短短两个月,从她嘴里竟然蹦出了 “你个老6”“我勒个豆”等“网络梗”,这可让家长大吃一惊。上月,《青年报》刊发了一篇聚焦青少年使用“网络梗”的报道——《如果词库里只剩下“泰裤辣” 怎样才能领略“仰天大笑出门去”》,引发众多读者共鸣。
“网络梗”究竟是青少年个性表达的创新途径,还是一种集体性的“失语”?它在增强青少年之间话题联结的同时,是否也隐藏着思想深度缺失的风险?近期,青年报·青春上海针对一至九年级的青少年群体,从学生、家长、老师三个视角开展了一项关于青少年“网络梗”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网络梗”已从虚拟世界悄然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交谈、学习乃至作文之中。在这次调查中,所有的受访老师一致担忧“网络梗”的过度使用会影响学生的正式写作或口语表达。
【使用频率】
开学俩月,“梗”从口出
调查数据:约36.21%的学生经常使用“网络梗”
市民刘女士的女儿今年9月刚升入一年级。没承想,开学才两个月,在一次晚饭时,小女孩儿嘴里冷不丁冒出了一句“你个老6”,全家人顿时愣住。
刘女士赶忙询问女儿从何处学来这话,女儿答曰:在学校听同学说的。细究之下,女儿对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其实懵懵懂懂,只是觉得新奇好玩,“后来她又学会了‘我勒个豆’‘栓Q’等‘网络梗’,回家后还跟家里人‘显摆’。”对于女儿说“网络梗”,刘女士并不太赞成,但又怕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这几个词并不算太出格,于是她并未立即制止,而是在女儿“梗”从口出时巧妙地岔开话题,“后来她见我们都不感兴趣,在家里也就渐渐不说了” 。
不过,在刘女士看来,孩子这种“梗”从口出的情况今后恐怕也避免不了,“毕竟他们这代人是‘5G儿童’,有太多途径能接触网络,”刘女士说,“而且低年龄段的孩子本身好奇心就比较重,同学之间也容易跟风模仿。”
那么,“网络梗”在青少年中的使用情况究竟如何呢?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受访青少年中,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基本在3小时以下。其中,72.8%的青少年浏览网络平台(如抖音、小红书、B站等)的时间占互联网总使用时间低于50%,仅9%的受访者表示浏览网络平台占互联网总使用时间的80%-100%。
在“网络梗”的使用情况方面,约36.21%的学生表示经常使用“网络梗”,63.79%的学生表示偶尔或不使用。在获取渠道方面,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抖音、小红书、B站等)成为青少年获取“网络梗”的主要途径,其中微信的提及率高达64.94%,B站为43.1%;家长们也表示,朋友和网络平台是孩子们了解到“网络梗”的主要渠道,其占比高达80%。这表明青少年在日常网络浏览和社交互动中,广泛接触到各种“网络梗”,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交流语言中。
【使用场景】
抛“梗”接“梗”,友情更亲密
调查数据:日常交流中使用“网络梗”比例超过80%
因为名字里有个“坛”字,目前正读初一的乐乐在小学期间一直被同学起各种外号,这让她很困扰。在上周一篇《名字的奥秘》作文中,乐乐解释了名字里“坛”字的意义,她写道,“坛”字一边是“土”一边是“云”,父母希望她能在天地之间快乐。
这篇作文不但得到了A+,还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级里朗读,这让乐乐非常开心。“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说一些‘网络梗’,但写作文时不会用。”虽然是“网络梗”爱好者,但乐乐对于“网络梗”的使用场景有着自己的判断。她认为和朋友聊天时使用一些“网络梗”,可以拉近距离、增加趣味性。和父母讨论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比如 “city不city”“抽象”等“网络梗”,父母就是经她“科普”才知晓的,“但是,写作文是很严肃的。”乐乐说。
乐乐的观点,在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主要在与同学、朋友的日常交流中使用“网络梗”,这一比例超过80%。
调查中,有21.65%的青少年会探究“网络梗”的来源,32.38%的青少年认为使用“网络梗”助于表达。此外,16.09%的青少年觉得使用“网络梗”会让自己更贴近潮流,52.3%青少年认可“网络梗”的使用有助于建立同龄话题。
在使用场景上,88%的受访青少年都表示没有在作文中使用过“网络梗”,他们更倾向于在与朋友聊天时,使用流行的“网络梗”来增添乐趣、表达共鸣或展示自己对流行文化的了解。
另外,家长对孩子网络梗使用情况的认知各异。对于孩子常用的“网络梗”,仅17.2%的家长完全了解,67.38%部分了解;约57.71%的家长认为孩子用“网络梗”的目的是为了融入群体,64.52%的家长不担心孩子因不懂“网络梗”被排斥,47.67% 家长觉得使用“网络梗”不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48.39%家长未因“网络梗”与孩子有沟通障碍。多数家长限制孩子上网时间,并筛选浏览内容。
【负面影响】
“烂梗”如暗礁,威胁语言规范和思想深度
调查数据:受访老师一致担忧过度使用“网络梗”影响表达能力
当今时代,网络已深度融入青少年的生活,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社交与信息获取平台。作为网络文化的独特产物,“网络梗”如影随形地存在于青少年的日常交流之中,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网络梗”在视频、游戏中随处可见。有的“烂梗”毫无营养,内容空洞、语义歪曲;有的隐晦表达,含沙射影、充满恶趣。在语文教师刘老师看来,这些都会对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判断力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有的学生会把礼节性的语言表达视为惺惺作态,却将情绪化、暴戾化的表达视为真性情。还有常见的被扭曲原意的词汇:误读“口吐芬芳”为骂人;错把“睿智”当成别人能力差;“卧龙凤雏”居然被认为是智商欠缺,行为搞笑的人。刘老师认为,除了语言表达能力可能会受影响,孩子还可能受到叛逆、暴力等负面情绪的污染,影响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社会交往。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网络梗”的影响,学生和老师的回答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62.45%的青少年表示并不担心“网络梗”的过度使用会影响正式写作或口语表达,而所有填写问卷的老师无一例外表示担忧“网络梗”的过度使用会影响学生的正式写作或口语表达,29%的家长也认为使用“网络梗”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四成学生意识到了“网络梗”对语法词汇的破坏。如“自抱自泣(自暴自弃)”“Duck不必(大可不必)”等混淆规范表达,侵蚀语言根基,不仅削弱了语言的表达力和准确性,还可能引起公众的审美疲劳。谐音梗中常用的错字别字,异化了语言的结构形式,弱化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若泛滥至书面或正式场合,将致沟通障碍、削弱文化传承,威胁语言规范性权威性。
同时,“网络梗”的过度使用也存在青少年价值观受误导的潜在危机。调查显示,32.38%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平台上的“网络梗”等内容悄然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37.93%的受访者认为外界因素对其价值观的影响极为有限;29.69%的青少年则处于迷茫状态,对于自身价值观是否在网络洪流的冲击下发生了潜在变化表示不确定。然而,在表达习惯方面,超过半数的青少年认为网络平台并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身份认同。当一群人共同使用某种特定的网络黑话或谐音“梗”作为社交暗号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些所谓的“烂梗”,实际上成为孩子们融入社交圈的“敲门砖”和“入场券”,这也导致了部分不熟悉“网络梗”的学生可能会被排斥孤立,调查数据表明,有高达10.15%的青少年曾经因为不懂某个“网络梗”而感到被排斥或孤立。
此外,在日常交流中,过度依赖“网络梗”使得青少年的表达逐渐趋于表面化和碎片化。当面对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的复杂问题时,他们往往习惯性地用简单的“网络梗”一带而过,而缺乏对问题本质的深入探究。例如,在探讨社会热点事件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议题时,若只是用“芭比Q了”“我真的会谢”等“网络梗”来回应,显然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无法进行有深度的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长此以往,青少年的思维可能会被局限在“网络梗”所构建的简单语义框架内,难以形成系统的、深入的思考方式,进而阻碍他们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辩证看待】
能彰显个性表达,强化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调查数据:超5成学生体会到“网络梗”的黏合力量
“我觉得只要不是那种低级的‘烂梗’,小朋友之间彼此交流挺好,家长也可以‘与时俱进’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张女士从事的是语言文字工作,她认为,对于“网络梗”应该辩证地看待,有些“网络梗”其实是很准确、很妙的表达,“比如‘city不city’,它其实表达的内容有很多,但短短三个词就表述了,更简练也更容易传播。”在张女士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文字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于那些积极正向的“网络梗”,应该持开放态度,“每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网络梗。”
问卷调查中,约32.38%的学生表示自己借助“网络梗”开辟出了彰显个性的独特路径。以“yyds”为例,在粉丝群体中,它可能是对偶像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表现的狂热追捧,而在游戏爱好者的圈子里,它则是对一场精彩绝伦、操作逆天的游戏对局的最高赞誉。这种因个人喜好和情境差异而产生的多样化解读与运用,使“网络梗”成为青少年表达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得力工具,突破了传统语言表达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框架,为他们的个性展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时,超五成学生深切体会到“网络梗”在集体交往中强大的黏合力量。校园是一个热闹的社交场域,一旦某个“网络梗”在小范围内兴起,便会迅速蔓延。比如,当某个班级里开始流行“栓Q”这个梗时,无论是在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课间的嬉戏打闹,还是在课后的结伴同行中,都能听到同学们幽默地说出这个词,仿佛它成为了班级成员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密码。在集体活动中,“网络梗”更是扮演着活跃气氛、增进感情的重要角色。运动会上,一句“奥利给”可以瞬间点燃全场激情;文艺表演时,一句“绝绝子”也能让表演者备受鼓舞。通过这些“网络梗”的频繁使用,青少年们在群体内部构建起了独特的文化语境,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极大地强化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各方态度】
家校社携手,共筑防线,向“网络烂梗”说不
调查数据:97.22%受访教师认为应以身作则正确使用“网络梗”
“网络梗”在青少年交流中犹如一把双刃剑,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梗”,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避免负面影响,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此次调查中,家长和教师对“网络梗”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57.71%的家长对“网络梗”持开放态度,认为孩子使用“网络梗”有助于融入群体,47.67%的家长不觉“网络梗”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但也有不少家长担心“网络梗”的使用会影响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51.61%的家长曾因“网络梗”与孩子沟通障碍。
而在对青少年的“网络梗”使用需要正确引导方面,家长和老师达成共识:85.3%家长认为应该引导,86.02%的家长希望学校加以教育引导;77.78%的老师认为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对“网络梗”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引导,97.22%的老师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正确使用“网络梗”。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调查中教师们对青少年使用“网络梗”的态度极具代表性。超过90%的老师反映有观察到学生在课堂或作业中使用“网络梗”的情况,63.89%的老师担心“网络梗”的过度使用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有负面影响,55.56%的老师认为网络平台对学生的表达习惯有负面影响,所有受访老师都担心“网络梗”的过度使用会影响学生的正式写作或口语表达。为此,他们也积极发挥引导作用,75%的老师曾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梗”。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或作文中使用‘网络梗’,作为老师肯定是要引导的,毕竟使用‘网络梗’要分场合,特别是作文中,要用书面语言。”卢湾中学语文教师王春燕认为,如果是生活中聊天时使用“网络梗”,只要不是低级的黑话“烂梗”,则不会限制学生,“毕竟他们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也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一种文化。”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希明认为,青少年使用“网络梗”的问题应该回到语言的功能方面来考虑。语言是认知、表达、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黑话’原本是指小范围内的秘密语,一般是隐晦难懂的,以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意。对于小圈子外的人来说,是很难认知、很难领会的。‘烂梗’也是同理。”王希明说,这种语言的流行是出于交际的需要,可以起到身份标识的作用。比较极端的语言也可以起到非常强有力的传达情绪的作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个性彰显的方式。
“但是语言的使用是有其适用范围的。网络流行语及梗不适合严肃正式公开的场合。至于‘黑话烂梗’就更加不合适。”王希明认为,语言同时承担着文化功能,既然称“黑”“烂”,就是特指那些违背正向价值观的语言。有些与暴力色情相关的语言,容易对分辨能力不强的小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模仿,短视频直播等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该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在他看来,有些“网络梗”也是有可能成为规范用语的,但需要时间。
那么,如何向“网络烂梗”说不?采访中,多位教师、家长都认为,需要家校社合力“扎紧篱笆”,从加强网络语言文字的规范管理、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等方面的工作,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文教师刘老师表示,孩子们的网络梗大多都是从网络上学来的,因此,适当“物理隔离”是有必要的。同时,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是语言表达习惯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首先要拒绝“黑化烂梗”,放下手机多带孩子读好书。
有老师认为,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网络梗”是“拦”不住的,但网络热词也可以“优胜劣汰”。比如,可以多开展“解构网梗”班会课,老师以教育者、学习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对比网络热词与口语、书面语,通过对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语言的差异性,提升辨别能力,增强抵制黑话烂梗的抵御能力。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语言文字的规范管理,中央网信办已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