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侯宝林为何对侯耀文说:谁让你去考试的?你和谁商量了
发布时间:2024-12-07 15:22 浏览量:4
1965年的北京,17岁的侯耀文在一次偶然机会下参加了铁路文工团的考试。当时他只是去陪同学,却不曾想自己的表演引起了考官的注意。穿着裤头背心的少年,凭借着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在4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然而,当他兴冲冲地回家告诉父亲侯宝林这个好消息时,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谁让你去的?你和谁商量了?"这句严厉的质问道出了相声大师侯宝林对子女从艺的担忧。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侯宝林已是响当当的相声名家。他与妻子王雅兰组建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王雅兰本人就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京剧演员。
这个家庭共有五个子女,但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大多数子女都被限制接触相声艺术。侯宝林深知相声艺人的生活不易,他不愿自己的孩子重走这条艰辛之路。
在那个年代,侯家经常高朋满座,各路相声名家时常登门拜访。这些艺术家们相聚一堂,谈笑风生,讨论着相声艺术的精髓。
年幼的侯耀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每当家里来了客人,侯宝林总会让当时只有五六岁的侯耀文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这看似是防止孩子捣乱的举动,却无意中为小耀文打开了通往相声艺术的大门。
1948年出生的侯耀文是侯宝林的第二个儿子,在家中排行老三。正是这个位置,让他后来在相声界被尊称为"三叔"。他天生具备着父母的艺术基因,对表演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侯家成了北京相声界的一个重要据点。外地来京的相声演员几乎都会来拜访侯宝林,这使得侯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侯宝林的其他子女,如侯耀中、侯耀华都比较遵从父亲的意愿。侯耀华虽然拜在相声名家常宝华门下,但极少登台表演。至于孙辈中的侯军和侯震,虽然都曾学习相声,最终也都选择了其他职业道路。
在这个看似不利于艺术传承的环境中,侯耀文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倔强个性。他从小就对相声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在父亲的禁令下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
这种坚持并非源于叛逆,而是来自对相声艺术的真诚热爱。在那个物质条件并不丰富的年代,艺术的火种在侯耀文心中悄然萌发,并逐渐成长为燎原之势。
相声世家的基因与传统,在看似的阻断中实现了特殊的传承,这种传承既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侯耀文的故事,正是展现了艺术传承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1965年的夏天,北京城的暑气还未完全褪去。铁路文工团在这个时节开展了一次重要的选拔考试,为团里补充新鲜血液。
当时的侯耀文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17岁少年,他本是陪同学去参加考试,却在机缘巧合下登上了考场。考试现场人头攒动,40多名考生摩肩接踵,个个都想在这场考试中一展才华。
这场考试的考官阵容十分强大,包括了当时文工团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他们坐在考场前排,仔细观察着每一位考生的表现。
侯耀文虽然衣着随意,穿着背心短裤,但他的表演却格外引人注目。在表演环节中,他凭借着从小耳濡目染积累的功底,将一段相声段子演绎得活灵活现。
考官们被这个衣着朴素却表演出色的少年所吸引,纷纷在评分表上做着记录。考试结束后,侯耀文成功通过了选拔,这让他欣喜若狂。
带着兴奋的心情,侯耀文匆匆赶回家向父亲报喜。他推开家门,迫不及待地向父亲侯宝林分享这个好消息。
然而,侯宝林的反应却出乎意料。这位德高望重的相声大师面色严肃,目光如炬地看着儿子。
"谁让你去考试的?你和谁商量了?"侯宝林的声音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侯耀文心中的喜悦。
在那个年代,相声艺人的地位并不高,生活也并不富裕。侯宝林深知这一行的艰辛,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走这条崎岖的道路。
父子俩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侯耀文据理力争,表达着自己对相声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而侯宝林则从生活现实的角度,阐述着自己的担忧。
这场争执最终以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式落幕。侯宝林虽然态度坚决,但他也看到了儿子眼中那份对艺术的执着。
于是,侯宝林开出了一个条件:如果要学相声,就必须按照他的要求来。这意味着侯耀文需要接受更加严格的训练和更高的标准。
这场考试成为了侯耀文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尽管起步充满波折,但正是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在相声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后的日子里,侯耀文开始了更加系统的相声学习。他不仅要继承父亲的艺术传统,还要在新的时代里开创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在进入铁路文工团后,侯耀文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工团不仅为他提供了一个正式的艺术平台,更重要的是让他有机会跟随多位艺术名家学习。
1965年的北京铁路文工团,汇聚了一批优秀的相声艺术家。这些老艺术家们各有所长,有的擅长说学逗唱,有的精通传统段子,有的则在创新表演形式上独树一帜。
侯耀文被安排到了基础班学习,每天要从最基本的功夫练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在他的学艺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清晨五点,当北京城还笼罩在晨雾中时,侯耀文就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发声练习是最基本的功课,他需要站在操场上,对着晨光练习最基础的口条。
上午的时间主要用来学习传统相声段子。老艺术家们会手把手教授传统相声的精髓,从说书、数来宝到单口相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午饭后的休息时间,侯耀文常常泡在团里的资料室。那里收藏着大量的相声资料,包括各个时期的相声段子记录和表演录音。
下午的课程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了形体训练、表演技巧和创作理论。文工团的老师们不仅教授表演技巧,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创作能力。
晚上的时间往往用来排练和实践。团里经常组织小型汇报演出,让学员们有机会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在这样严格的训练体系下,侯耀文的进步速度惊人。他不仅掌握了相声的基本功,还在创新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天赋。
文工团的老艺术家们也渐渐发现,这个来自相声世家的年轻人身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潜质。他们开始给予侯耀文更多的指导和机会。
1966年初,侯耀文迎来了他在文工团的第一次正式演出。这次演出虽然只是一个小型的内部汇报会,但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演出结束后,团里的老艺术家们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他们既肯定了侯耀文的进步,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次演出的成功,让侯耀文在团里站稳了脚跟。他开始得到更多登台表演的机会,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在文工团的日子里,侯耀文不仅学到了相声的技艺,更领悟到了艺术的真谛。老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为他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刻苦学艺的经历,成为了侯耀文艺术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塑造了他的艺术素养,也形成了他严谨的工作态度。
正是在铁路文工团这个大熔炉中,侯耀文完成了从相声世家子弟到专业艺术工作者的蜕变。这个转变过程虽然艰辛,但却为他日后在相声界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文工团的历练让侯耀文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相声演员。1968年,一场意想不到的机会让他有机会和父亲侯宝林同台演出。
这次演出地点在北京前门饭店,是一场规格很高的文艺汇演。当时的侯耀文已经在文工团崭露头角,但和父亲同台还是第一次。
演出前,侯宝林破天荒地给儿子指点了一番。这位严父难得地放下了威严,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倾囊相授。
台上,父子俩合说的是一段传统相声《白事会》。这个节目考验功力,需要表演者默契配合,展现多个角色的形象。
演出进行得非常成功,观众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台下的文工团领导看到侯耀文的表现,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这次演出之后,父子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侯宝林开始正视儿子在相声艺术上的天赋和努力。
1970年,侯耀文迎来了事业上的重要转折。他被调到中央广播文工团,开始了更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
在新的舞台上,侯耀文开始尝试创新。他不满足于传统相声的表现形式,开始在艺术创作上追求突破。
1975年,侯耀文和搭档常宝华合作的新作品《夸家乡》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个节目展现了他们对相声艺术的新理解。
这时的侯宝林看到儿子的成就,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开始主动指导儿子,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父子俩经常在家中探讨相声艺术,从传统段子的运用到现代题材的创新,都成为他们交流的话题。这种深入的艺术交流,让侯耀文的表演水平突飞猛进。
八十年代初,侯耀文已经成为相声界的重要人物。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艺术精髓,还在创新上有了自己的特色。
1985年,侯宝林在一次公开场合评价说:"耀文现在的水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我。"这句话代表了父亲对儿子的最高认可。
这种认可来之不易,是建立在二十年艰苦努力的基础之上。从当初的反对到后来的支持,侯宝林的态度转变见证了侯耀文的成长。
在之后的岁月里,侯耀文不负父亲期望,成为了中国相声界的重要传承人。他不仅保持着相声的传统精髓,还在创新方面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