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我们这样取暖

发布时间:2024-12-07 08:47  浏览量:3

有个服装展销会,朋友约了一起过去看。进到里面一看,各种衣服琳琅满目。尤其是冬季御寒的衣服更是品类繁多,目不暇接。除了各种款式的棉服以外,还有防风挡雨的冲锋衣,有充了鹅绒的羽绒服,更有可以加电增温的科技保暖衣裤。总之,不管如何天寒地冻,总有办法让你温暖如春。

赏鉴着,抚摸着,还试穿了好几件。真的很暖和,很贴身,很舒服。忽然间想起自己的童年,小的时候,寒冬来临,我们这样御寒取暖。

首先当然是通过加厚衣服来御寒保暖。但是那是个钱和物资都严重匮乏的年代,没钱买棉衣,而且棉布和棉花都是要计划的,凭票供应。困难难不倒智慧的妈妈,将薄的破的旧衣服两件,或者三件叠加在一起做成夹衣夹裤先扛过第一场寒潮,再冷就去代销店去买或者干脆赊一套不要布票的卫生衣,这是用回纺棉或低等级棉花制作的类似于今天拉绒卫衣的衣服,等到猪圈里的猪子卖了就会来还上欠账。

穿上夹衣或卫生衣还是无法抵御严寒的侵袭,特别冷的时候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抗寒保暖。

小的时候,似乎比现在要冷,风比今天的风厉害,小朋友每个人的脸上手上都是皲裂的,有的口子还渗出血丝,鼻涕永远是不停地流,刚吸拉进鼻子,跟着又流出来,因为不停地流鼻涕,鼻子下面流出了两条粉红的沟壑。流出的鼻涕,干脆用手臂的衣服擦一擦,再流再擦,鼻涕终于在这里凝结成硬硬的一片。以至于一个冬天下来,臂肘的衣服硬邦邦的像套上了铠甲。

河里结的冰也比现在的厚,从冻(冰)上过河,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童年冒险。冰面裂开弄湿衣服的多,真的掉进冰窟窿淹死的很少。因为这个行为很危险,如果被爸妈发现了,少不了一顿狠揍。

上学放学路上,跑步取暖。在育红小学读书的时候,家离学校差不多有三四公里,过两条河,还要翻过一个打靶场,河上的桥也就两尺宽点,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的,但没有哪个孩子怕。因为夏天的时候都在这里玩过跳水,知道河水深浅,就是掉到水里去,也没啥大不了的。来去三四公里,全是步行,没有一个家长接送,最多就是庄上的几个小伙伴结伙而行。上学的时候,来喊我等我的多些,因为他们不会的作业我会,我会给他们正确的答案。天冷,路上基本都是小跑步,出门的时候寒飕飕的,一公里跑下来就暖和了,再跑一会儿,手脚甚至有些汗津津的,瘦黄的小脸一个个都变得红扑扑的了。

为了增添走路跑步的乐趣,上学路上我们会推铁环。一个带钩的竿子,一个直径在二三十公分的圆形铁环。铁钩是开放的,要保持铁环在路上做直线运动而不脱离铁钩,是需要一点技巧的。推得好的,除了过桥和爬打靶场要把铁环提在手上,其余全部在地上滚动,铁钩铁环好像粘在一起一样,平衡稳定,不疾不徐,力度恰到好处。

那时候的学校教室不但没有空调,还到处漏风。到了学校之后还是冷,在学校里头也有办法御寒抗冻。这个办法还是运动,自己身体发出的热受自己控制,不需要花钱,也不要求助他人。

再一个运动是斗鸡。一只手搬起一条腿,使之成为膝盖向前的攻击状态,单腿着地,彼此撞击,蛮力是最重要的,但也有技巧,用得好的时候完全可以以小博大。我就是个子最小却能赢得最多的那一个。斗输的一方常常会摔倒在地上,但也不必担心,地是泥地,自带缓冲。不会摔折骨头,连皮也不会擦破。顶多就是沾上一身泥灰,掸一掸就没事了。斗鸡很耗体力,当然也能很快升高体温,算是最快的御寒取暖办法。

璱(音如“色”,抽打的意思)姜头,比较熟知的说法叫做抽陀螺。木制的陀螺,高不过二寸,直径也差不了多少。俗称姜头的陀螺就是秃秃的圆锥状,称姜头,大约也因其形似生姜的头。也有孩子谑称为“蒋秃头”,或直呼为“蒋介石”。一根带绳的细棒子在手上持着,用绳子抽打地上旋转的陀螺,使其不停旋转,用力不均,或稍有停顿,陀螺就会停转,只有抽得准,打得巧,不停顿,那陀螺才会不停飞转。为了增加美观,有的还在姜头上绘以图案,旋转起来就更漂亮了。

取暖御寒最直接粗暴的方法莫过于“挤暖”。只要一堵墙,泥墙砖墙不挑。几个孩子背靠着墙排成一排,一起往中间挤。被从队伍里挤出来的排到队尾去继续挤,不断有人被挤出来,队形也不断变化。背上一身泥,身上一身汗。身子暖和了,衣服脏了,甚至破了。不要任何器械,也没有场地要求,就是一个字:挤。挤着挤着,就暖和了。

标签: 童年 铁环 夹衣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