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碎片》: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

发布时间:2024-11-02 08:59  浏览量:12

电影《女人的碎片》通过展现女主角玛莎在失去孩子后的情感崩溃和恢复过程,深入探讨了母爱、家庭关系以及个人成长等主题。所有努力维持平和的表面底下暗流涌动,一点琐碎都让痛苦一触即发,而内化痛苦又是如此缓慢艰难的过程。两代女性间价值观的对立冲突,随着叙事推演,如何达到自我与双方和解的可能,同时让内心的伤痛形成闭环。

该片讲述了原本将为人母的玛莎在家分娩时由于意外导致婴儿死亡,随后她与家人的关系以及她的生活都因此受到巨大影响的故事。美国波士顿的一对夫妇玛莎和肖恩原本将为人父母,然而,由于在家中分娩时发生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悲剧,两人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于是,玛莎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漫长的修复生活,面对丈夫、专横的母亲伊丽莎白以及被公众大肆讨伐的助产士伊娃,她必须学会处理自己的愤怒和悲伤,也不得不在法庭上与助产士当面对质...

“女人的碎片”这个片名很容易让人觉得它是个女性控诉的故事,实则不然,她有强大、光辉的形象。影片从一小段男主开始,接着是一长段精彩的分娩戏,奠定了一个基准角度:女人的心境,他人能否真的做到感同身受?或许翻译为“支离破碎”的女人更为合适,悲剧发生前她像是全世界的宠儿,悲剧发生后每个人却都在为自己着想,可分明她才是那个最大的受害者啊。男人靠不住,母亲靠不住,舆论和法庭也靠不住,最后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对别人的宽恕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赦免?

新生儿猝死后,一家人陷入悲剧,夫妻不再恩爱,母女矛盾尖锐。玛莎只能故作坚强,原本可以抱上孩子的她,现在只留下一身伤痛。当一个女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她身体的一部分就碎成了无数块,潜入窘迫的成人纸尿裤、褪色的指甲、发黄的植物…即使她最后还是闻到了苹果的清香,那些碎片也无法复原。但生理折磨还是次要,最难受的是心理,玛莎已尽可能淡化这场悲剧,可是丈夫冷暴力、母亲强势介入、法庭一地鸡毛,时刻将她拉回那个痛苦时刻。这些人都打着关心玛莎的旗号,可实际上却将玛莎撕成碎片。

整部影片在声嘶力竭的痛苦面貌中外化出无止境的温柔和爱意。就像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邓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的,生命中亦或是感情中,我们很难像玩消消乐一样找出所有事情的因果关系然后各个击破,它更像是多米诺骨牌,基本控制不住。故事就是这么发展的,你更关注结果,还是自我和解或救赎?每个生命都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每个生命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无法掌控的频率,能否共振也只是概率问题。

影片传达情绪和人物形象的方式很微妙,精细雕琢过,但又试图将之藏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里:母亲的控制欲,整个脸部肌肉都是戏的接生婆,更不用说在大部分时间里仅用眼神和步态就撑起一个角色的女主演。电影叙事没有诉诸情节脉络,而是非常高明地借一个前置的高潮段落,串联起一份完整而饱满的情感。它讲述的是玛莎的个体经验,其实没有特别大的普世意义,但正因每个人都不一样才令其无比珍贵。

这是一个关于“女性做选择”的故事。冰雪终会融化,断桥终会通行,苹果终能发出新芽,女人最终和女人选择了和解。湖南企发文化的王老师说,一开始以为她们所选择的人生,其实并非内心所渴望的人生,只是表现给别人观看的人生。但慢慢的我明白了,也许我们会后悔、会责任、会怨恨自己当初的选择,渐渐把生活搞成一团乱麻。因为人不能一辈子困在其中,生命每天都在往前走,谁又能倒退呢?当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沉浸在痛苦中时,不仅会导致理智崩塌,更会在不经意间开始丢失还拥有的东西,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多的痛苦和麻烦。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