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戒毒所里的“三甲”医院

发布时间:2024-10-24 14:14  浏览量:3

“家里没有治疗条件,要不是在这里,我的腿可能已经截肢了。没想到这里这么好,治疗近4个月时间,我觉得很幸运,也很幸福。”坐在轮椅上的戒毒人员冯某拉起裤脚,微微活动着即将痊愈的左腿感叹道。

戒毒人员口中的“这里”,是建在大理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专门监管治疗场所——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作为全省首家复合型特殊监管医院,该院针对病残违法犯罪人员的监管、治疗难题,开出一剂“警医合作”良方,有效破解了监管场所收治收押病残特殊群体难、出所就医难等问题,探索出一条“公安+司法+卫健”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2021年获批立项,2022年8月开工建设,今年3月正式揭牌进入实体化运行。短短1年半时间,该院就建成并投入使用,硬件设施达标了吗?具备医疗资质吗?与社会医院相比,其特殊之处在哪里?近日,记者走进这所特殊监管医院,一切疑问有了答案。

在1楼和2楼的功能区,内科、外科、放射科、传染科、医学检验科,采样室、CT室、药房、供氧室……10余个科室分区而设,各类医疗设备配置齐全,能够全方位满足各类监管医疗对象的检查和治疗需求。

3楼和4楼住院区能及时为呼吸不畅病人供氧的独立供氧口、实时免打扰监测病人健康状况的生命体征检测仪、跳动着显示病人基础信息的智能显示器……这些是每张病床的标配设施。

在传染病隔离治疗区,每个病房还有其他普通病房没有的高配设备——独立的新风系统。“呼……”新风系统启动后,短时间就能明显感受到房间内的新鲜空气正从上方出风口缓缓流出。该系统在病房内就实现了被污染空气的收集、净化,不仅为传染病患者创造了健康的治疗环境,还极大降低了医生、执法人员在治疗、监管过程中的传染风险。

“我们特殊监管医院引进大理州人民医院入驻,所有医疗工作均按‘三甲’医院标准进行同质化管理。”大理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董海斌介绍。除基础医疗硬件设施和诊疗规范,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在医护人员的配备上也尽显“三甲”标准。

除大理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原戒毒康复医疗中心部分医护人员,大理州人民医院4名医生、4名护士常规驻点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开展日常诊疗工作。同时,医护人员数量会根据院内收治病人情况和医疗需求随时调整。

“虽然只有8名州医院的医护人员驻点,但我们依靠的是整个州医院的医疗资源。”大理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马海波的底气,来源于特殊监管医院采取的“日常救治、专家会诊、院际会诊、远程网络会诊”一体化诊疗救治模式:针对患有一般病情的病人,驻监管医院的医护人员会进行日常救治;针对患有某方面严重疾病的病人,州医院会派出对口科室专业医生到监管医院进行专科会诊;针对患有疑难杂症的特殊病人,州医院专家将依托该院设置的远程会诊中心,进行远程网络会诊。

今年3月,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收治首批病残吸毒人员;4月,收治首批跨州市病残吸毒人员;5月,收治大理州内首名病残犯罪人员;6月,收治首名跨州市病残犯罪人员。

当戒毒人员和刑事犯罪被羁押人员集中治疗,如何解决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和刑事执法交叉监管的复杂情况?

董海斌告诉记者,特殊监管医院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既是医疗场所,也是监管场所。设计之初,该所就考虑到了这个特殊情况,因此明确了“医疗方面由大理州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大理州人民医院为合作帮扶医院,负责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工作;监管方面由大理州公安局、大理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实行分类、分区、分责监管”的管理模式。

作为执法监管主体,大理州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戒毒警察负责直接管理院内戒毒人员,并担负起整个医院的监管责任。作为场所监管力量的补充,目前,公安民警已经入驻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根据收治犯罪人员情况,其驻点人数也会适时调整。

统一执法标准,是戒毒警察和公安民警能够在同一场所顺畅执法的关键;“把规矩立在前面”是大理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大理州公安局监管支队的共识。自该院立项起,双方就建立健全了看护民警职责、出入院收治手续、交接班记录、现场监督、提讯等各类执法管理工作机制。在此后的执法实践中,双方又多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磨合。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门的监管治疗场所,对病残违法犯罪人员难以做到应收尽收、全面管控,病残违法犯罪人员的监管、治疗工作成为制约大理州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难点问题。

“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的成立,打通了以往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实现了病残违法犯罪人员的应收尽收,消除了场所监管对象外出到社会医院就医的安全风险。”谈到运行半年多来的成效,大理州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李光举颇有感触。

李光举介绍,按照一名在押人员外出就医需配3名警力、4班3运转的模式,一旦监管场所内有人需就医住院,至少要配备12名警力,可县级看守所警力有限,根本无法保障有特殊疾病的在押人员外出就医。“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的执法管理模式,极大节约了警力资源,解决了基层难题。”

除了专门的监管队伍,360度无死角监控、无悬挂点病房及高标准安防门窗等院内的硬件设施和智慧系统,更是为场所的监管执法筑起了安全防线。

在民警值班室记者看到,右侧监控大屏上每个房间的监控画面正在实时显示,人员站立、走动等一切行为一览无余。其中一块大屏幕固定监控画面是对于重点监管对象给予的“特别关注”。

“8时30分:巡查情况正常。9时:某学员出现某情况。”值班室桌上,记录表详细记录着该大队值班民警的病房巡查情况。平时,即使监控实时播放,但值班民警仍要按照值班规范进行至少每半小时一次的病房巡查。

大屏幕画面监控之外,还有与病床上方生命体征检测仪相连接的智慧生命支持系统。一旦病人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原本绿色的数据就会变成红色警示,第一时间提醒值班民警进入病房查看,并全程陪同医护人员进行诊疗医治。民警监管、医生治疗,各司其职的“警医合作”模式,让原本对自己人身安全担忧的医护人员也吃下了“定心丸”。

医疗高标高配,执法监管“警警”合作、智慧赋能,这所面积3800平方米、建在戒毒所里的“三甲”医院,通过整合大理州政法和医疗卫生优势资源,解开了病残违法犯罪人员收治的难点、堵点,基层办案单位不再“送不进”,监管场所不再“收不了”,医疗和监管终于在同一场所实现闭环。

“未来,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将不断完善病残违法犯罪人员收治管理长效机制,除满足州内病残违法犯罪人员监管治疗需求,还将继续向周边公安机关和戒毒场所延伸职能,以立足大理、辐射滇西、服务全省为目标,为新时代平安法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安全保障。”董海斌说。

本报记者 郑玉明 肖思宇

外部推荐